继2006年首届山东文博会上中国孔子基金会面向全球发布孔子标准像以后,6年间,孔子标准像得到了社会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,在离2012年第四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不足百天之际,由罗俊文、王伟平敬绘的七十三幅孔子标准像版《孔子史迹图》于7月7日在济南孔子文化会馆正式公展于世。
《孔子史迹图》不仅与明代《孔子圣迹图》在艺术风格上有异曲同工之妙,且在内容上更加丰富,融思想性、艺术性、观赏性于一炉,得到观展者的一致好评。
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儒家学派的创始人,诞生于齐鲁大地。历史上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的解读和崇拜深蕴不绝。自汉代起,人们不断地塑造孔子的形象,或图之于壁,或刻之于石,或镂之于木,或画之于纸帛, 今所知、所见的诸《圣迹图》,应以明正统九年(公元1444年)张楷(字式之)序刊的《圣迹图》木刻本为诸本之祖。其后有明弘治十年(公元1497年)何珣(字廷瑞)跋刊本、明弘治年间彩绘本、明正德元年邓文质刊本(已失传)、明嘉靖二十七年(公元1548年)沈藩朱胤木多刻本(现藏国家图书馆)、明隆庆六年刊本、明万历十七年(公元1589年)武林吴嘉谟辑、序刊《孔圣家语图》十一卷(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),以及明万历二十年(公元1592年)山东巡按御史何出光(字兆文)石刻《圣迹之图》一百十二图,拓本、序刊,石同存山东省曲阜孔子府。至清朝,存有清陈尹绘的圣迹图,亦名《至圣文宣先师周流之图》,及清代画家焦秉贞、恽冰等作。
《圣迹图》对孔子的生平事迹进行了描绘,形象地表现了孔子一生的行迹,不但反映了孔子的伟大思想,而且能使世人知晓至圣先师的善德懿行、人文内涵,也表达了人们对孔子的崇仰之意。
后世也有不少人模仿《圣迹图》进行创作,但始终没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出现。中国孔子基金会在2005年面向全球征集、评定、塑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孔子标准像,得到了普遍关注和支持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罗俊文不顾花甲年龄,集十年之功,首次以孔子标准像为蓝本,以曲阜师范大学骆承烈教授凝聚毕生心血创作的73首反映孔子一生功绩的《孔子史迹诗》为立意主题,携弟子王伟平创作成73幅《孔子史迹图》。人物造型刻画线条流畅,工细雅秀,笔法精谨细腻,画面气韵生动,形神俱美,刻画入微,在重视对历史题材的刻画与描绘的基础上,深刻展现了工笔画的艺术魅力。
本次首展由第四届文博会组委会指导、中国孔子基金会交流与合作委员会支持、滨州市委宣传部、孔子文化会馆主办。《孔子史迹图》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当代人对孔子的审视和解读,是孔子文化的又一传承创新之作。
相关阅读:
罗俊文出生于1938年,山东济阳人。现为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理事、山东省滨州市美术协会会员、滨州市老年书画联谊会员、根艺协会会员、山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、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学部艺术委员、惠民县书画协会理事。自幼喜临书法、美术、诗词,1992年8月天津神州书画进修学院高花班结业,师承贾宝珉、郭书仁两位教授。在职期间坚持业余创作,以花鸟、人物、山水见长,兼习书法,作品多次获奖,个人专集有:《罗俊文山水画集》、《孙子系列》、《中华圣哲》老子系列、《孔子史迹图》(共73幅,由曲阜师范大学骆承烈教授作诗,入选中国孔子网)。自1996年以来,在坚持创作国画的同时,潜心创作纵横诗词、句。